人力资源管理软件>青海省个税计算器>2019海东社保计算器 | 海东五险一金计算器

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2019

应纳税所得额=工资收入金额-各项社会保险费-起征点(5000元)
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-速算扣除数

说明: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(包括港、澳、台),则个税起征点也设为5000元。

年终奖计算公式2019

应纳税所得额=年终奖金
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×适用税率-速算扣除数

应纳税所得额=劳务报酬(少于4000元)-800元

应纳税所得额=劳务报酬(超过4000元)×(1-20%)
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×适用税率-速算扣除数

说明:

1、劳务报酬所得在800元以下的,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;

2、劳务报酬所得大于800元且没有超过4000元,可减除800元的扣除费用;

3、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,可减除劳务报酬收入20%的扣除费用;

应纳税所得额=年度收入总额-成本、费用及损失
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×适用税率-速算扣除数

应纳税所得额=经营收入金额-(减除必要费用×经营时间)
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×适用税率-速算扣除数

说明:

上述公式中的“减除必要费用”,当前个税税法规定为3500元,经营时间以月份为计算单位。

应纳税所得额=稿酬所得(不超过4000元)-800元

应纳税所得额=稿酬所得(超过4000元)×(1-20%)
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×14%

应纳税所得额=特许权使用费(不超过4000元)-800元

应纳税所得额=特许权使用费(超过4000元)×(1-20%)
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×20%

应纳税所得额=财产租赁所得(不超过4000元)-800元

应纳税所得额=财产租赁所得(超过4000元)×(1-20%)
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×20%

应纳税所得额=财产转让收入金额-财产原值-相关税费及装修费等
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×税率(20%)

应纳税所得额=每次收入金额
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×适用税率(20%)

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所得,以个人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,不扣除任何费用,以支付单位或个人每次支付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时,个人的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。

应纳税所得额=偶然所得
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×税率(20%)

偶然所得,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,不扣除任何费用。以每次取得的该项收入为一次。

应纳税所得额=(不含税收入金额-起征点-速算扣除数)/(1-税率)

注意:公式中的速算扣除和与税率,对应工资个税税率表中的不含税级距。
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×税率-速算扣除数

注意:公式中的速算扣除和与税率,对应工资个税税率表中的含税级距,与税前工资计算个税方法一致。

税前工资=应纳税所得额+起征点+各项社会保险金

减除费用:
0
平均每月:
0
应纳税所得额:
0
适用税率:
0 %
速算扣除数:
0
应缴税款:
0
实发工资:
0

2019海东社保计算器 | 海东五险一金计算器

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2019

 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,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原来是3500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7日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,草案维持一审时“综合所得(包括工资、薪金所得,劳务报酬所得,稿酬所得,特许权使用费所得)减除费用标准从3500元提高至5000元”的规定,同时个人所得税税率及级数保持不变,扩大3%、10%、20%三档低税率的级距。新增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,包括:子女教育支出、继续教育支出、大病医疗支出、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支出(2019/01/01后扣除)。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:

  缴税=全月应纳税所得额*税率-速算扣除数

 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=(应发工资-五险一金)-5000

  实发工资=应发工资-五险一金-缴税


个税起征点2019

 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(自然人)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。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,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,而制定的税收制度。2018年6月19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召开,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5000元。2018年8月底,调查显示,大部分网民希望提高个税起征点。2018年8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《个人所得税法》的决定,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过渡施行,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。


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(居民个人工资、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)

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(%) 速算扣除数
1 不超过36,000元的部分 3 0
2 超过36,000元至144,000元的部分 10 2520
3 超过144,000元至300,000元的部分 20 16920
4 超过300,000元至420,000元的部分 25 31920
5 超过420,000元至660,000元的部分 30 52920
6 超过660,000元至960,000元的部分 35 85920
7 超过960,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

说明:1、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、薪金所得时,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,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。


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(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)

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(%) 速算扣除数
1 不超过20,000元的部分 20 0
2 超过20,000元至50,000元的部分 30 2000
3 超过50,000元的部分 40 7000

说明:1、应纳税所得额:劳务报酬所得、稿酬所得、特许权使用费所得,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。


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(非居民个人工资、薪金所得,劳务报酬所得,稿酬所得,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)

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(%) 速算扣除数
1 不超过3,000元的部分 3 0
2 超过3,000元至12,000元的部分 10 210
3 超过12,000元至25,000元的部分 20 1410
4 超过25,000元至35,000元的部分 25 2660
5 超过35,000元至55,000元的部分 30 4410
6 超过55,000元至80,000元的部分 35 7160
7 超过80,000元的部分 45 15160

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四(经营所得适用)

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(含税) 应纳税所得额(不含税) 税率(%) 速算扣除数
1 不超过30,000元的部分 不超过28,500元的部分 5 0
2 超过30,000元到90,000元的部分 超过28,500元至82,500元的部分 10 1500
3 超过90,000元至300,000元的部分 超过82,500元至250,500元的部分 20 10,500
4 超过300,000元至500,000元的部分 超过250,500元至390,500元的部分 30 40,500
5 超过500,000元的部分 超过390,500元的部分 35 65,500

说明:1、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,减除成本,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。



相关推荐:

减个税促消费个税改革仍有完善空间

  个税改革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,2019个税改革让大家缴纳的个税减少了。今年两会,个税改革成为代表委员们最为关心的议题之一。专家称减个税促消费个税改革仍有完善空间。

 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将推动消费稳定增长。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,增强消费能力。将落实好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,使符合减税政策的约8000万纳税人应享尽享。要顺应消费需求的新变化,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,加快破除民间资本进入的堵点。

  有分析指出,在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方面,个人所得税改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
减轻负担促消费

  自2018年10月1日起,我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部分减税措施进入实施阶段,个税起征点由3500元/月提高至5000元/月。很快,个税改革的第二波红包———《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暂行办法》)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。

  根据《暂行办法》,今后纳税人在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时,除了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“三险一金”等专项扣除外,还可享受6项专项附加扣除:即子女教育、继续教育、大病医疗、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,以及赡养老人。

  子女教育方面,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,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,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也算;继续教育方面,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,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4800元或3600元定额扣除;大病医疗方面,在一个纳税年度内,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,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,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;住房租金方面,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,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,可根据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,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;赡养老人方面,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,非独生子女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,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,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。

  对大多数人来说,在不发生大病医疗等非日常支出的情况下,可以同时享受的大致是4项:子女教育、继续教育、住房租金或房贷利息、赡养老人。对此,中国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实施后,减掉的税收都将实实在在地进入老百姓的腰包,这对于提振市场信心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。

 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教授温来成在接受《中国产经新闻》记者采访时指出,从个税改革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,力度还是比较大的。专项扣除比个税基本扣除更进了一步,直接涉及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,对纳税人的减负效应明显,提高了纳税人生活水平,促进了消费。

减个税促消费个税改革仍有完善空间 第1张

政策仍有完善空间

  个税改革意义重大。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不到半年就全面推开的个税改革,体现了税制的公平合理,强化收入的调节分配功能。首次引入的综合税制让几项劳动所得税负相同,起征点提高和三档低税率范围的扩大,意在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。而专项附加扣除让减税力度与家庭支出程度挂钩。

  今年两会期间,代表们对此也纷纷建言。全国人大代表、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透露,她今年提案的核心是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。她表示,一定要让市场化来锤炼企业,因为现在还有一些企业停留在弄虚作假阶段。她建议,个税起征点最好能够提升到1万,主张有钱人多纳税。

  而针对个税专项扣除中的“子女教育专项抵扣”,民盟中央常委、江西省政协副主席刘晓庄建议,加大个税优惠力度,增加0至3周岁子女抚养专项附加扣除项目。有分析指出,按照目前的个税抵扣政策,“子女教育专项抵扣”涵盖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各阶段(从小学到博士)。其中,学前教育(即幼儿园阶段)是从3岁算起。也就是说,孩子达到3岁以上,父母才能享受个税抵扣的优惠政策。而补上“0-3岁”这个年龄段,则能与之衔接,让个税抵扣能覆盖抚养子女的近乎全阶段。

  在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方面,全国政协委员、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指出,在我国,各地方为了吸引人才也是各显神通,个别地方通过对高端专业人才实施减免个人所得税、个人所得税返还等方式,有效降低了高端专业人才个人所得税负担,吸引了大量海内外高端专业人才关注。她建议,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个人所得税法,对高端专业人才实施降低个人所得税税率政策。降低高端专业人才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至30%,将最高累进税起征点从10万元/月提升至15万元/月,同时相应提高各层收入水平累进税率的起征点。

  “现阶段的主要工作还是把现有的政策进一步落实,完善已经出台的政策,等条件成熟后再做进一步修改。”温来成指出,比如在征收管理阶段,可以进一步完善个税个人申报系统,税务系统的信息现代化建设还可以进一步加强。另外像财产收入实名制申报等政策,也可进一步落实。

  有分析指出,对税务机关、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来讲,专项附加扣除都是新事物。政策越细致、考虑越周全,后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越少。下一步还要根据纳税人诉求及征管配套条件的成熟程度不断完善,始终从满足纳税人合理诉求出发,在完善政策深化改革中更好回应民众期盼,从而让更公平的税制助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。

  个税改革将继续下去,大家也要时刻关注个税新闻,了解最新个税政策知识。

2019海东社保计算器|2018海东五险一金计算器,2017年公积金社保基数缴纳,农村个人养老保险退休金计算器,精确计算个人与企业养老、工伤、医疗、生育和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计算器。